浙江省地质属华夏隆起地带,为秦岭、南岭两构造带东部的交接地带,其构造特征总体以江山——绍兴断裂为界,分成浙西北及浙东南两个区,浙西北区地层发育齐全,构造形态以紧密线型褶皱构造为特征,纵横向断层发育,以泥质灰岩、页岩、砂岩等为主;浙东南区山露地层为元古界变质岩和中生代火山岩系,构造以断裂构造和火山构造为主,几乎整个地表为流纹岩、凝灰质砾岩和花岗岩等火山岩系所覆盖。

浙江省地势西南高、东北低,自西南向东北倾斜,呈梯级下降。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峻岭,主要山峰均在1500m以上,其中位于龙泉市境内的黄茅尖,海拔1929m,为全省最高峰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,占全省总面积70.4%。全省各大河流均源出西部山区。中部以丘陵为主,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峰之间。东北部为冲积、沉积平原,地势平坦,土层深厚,河网密布。有些山脉一直延伸到东海,露出水面的山峰构成半岛和岛屿。

浙江省山地和丘陵占70.4%,平原占23.2%,主要有杭嘉湖平原,宁绍平原、温黄平原、温瑞平原和金衢盆地等,河流和湖泊占6.4%,故有“七山一水两分田”之称。浙江省海域广阔,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。海岸线总长6486km,其中大陆海岸线1840km,居全国首位,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线达506km,约占全国的30.7%。沿海岛屿在500m2以上的有3061个,水深在200m以内的大陆架面积达2.3×105km2。